需求侧响应技术在家庭用电设备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?
需求侧响应技术通过智能调控家用电器的运作,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,为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收益。以下是需求侧响应技术在家庭用电设备中的应用案例:
实际应用案例
- 深圳自动化虚拟电厂系统:深圳供电局自2016年起探索这项技术,于2020年11月,全国首套自动化虚拟电厂系统在深圳110千伏投控变电站投入试运行。该系统通过前沿的通信和自动化聚合技术,发挥出与大型电厂等效的调峰、电压控制等功能,为电网平稳运行增添了调控手段。
- 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项目:自2016年起,上海黄浦区试点“商业建筑虚拟电厂”项目,通过控制、通信技术,将众多用电设备削减负荷的能力视为虚拟出力,并将这一能力视为用电负荷侧接入系统的虚拟发电机组,从而参与市场和电网运行。该项目建立了柔性负荷响应系统,在冬夏两季用电高峰期,通过对商业楼宇中央空调的预设温度、风机转速、送风量等参数进行一定的柔性调节,从而削减用电负荷,为电网释放出电能。
- 湖北黄石供电公司虚拟电厂:国网湖北黄石供电公司通过磁湖电厂开展有序用电实战演练,对黄石地区空调、充电桩、5G基站和工业客户等可调节资源进行调控,调节负荷5.98万千瓦,有效检验了该电厂的调节和响应能力。
虚拟电厂与需求侧响应技术的结合
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和管理分布式能源资源,与需求侧响应技术相结合,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负荷的峰值,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,减少电力浪费。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平衡电网负荷,减少需求峰值,还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为用户节省电费。
通过上述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需求侧响应技术在家庭用电设备中的应用,以及虚拟电厂在促进这一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作用。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调控和虚拟电厂的管理,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,同时为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收益。